构图,是一场方寸间的舞蹈

《激情四“摄”》作者 史蒂夫·西蒙 看来,对于摄影经验欠缺的摄影师而言,过于强调“构图法则”反而会妨碍其拍摄过程中的观察与体验。如何才能不被法则束缚,又能获取满意的照片呢?

每一个构图法则都有其存在的理由,只是对于经验欠缺的摄影师来说,这些法则有时会增加左脑的困扰,会使你就如何构图想得太多,反而妨碍了构图过程中的观察与体验。
有时候,一张照片遵循了所有构图法则,但最终效果仍很乏味。在拍摄时,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对空间的组织安排,即决定什么应该放在画面中,什么应该排除在外。构图更像舞蹈,摄影师在拍摄区域多转转,多尝试寻找新的视角,就能找到最佳的拍摄位置。
“构图”一词在摄影术语中已被广泛接受,但其实在我看来“取景”一词更为精准。构图往往意味着自己掌控拍摄过程,很多时候摄影就是在选择,在显示屏中选择纳入或排除一些画面元素,于纷乱中对焦醒目的主体。
谈及构图和控制拍摄过程,我仅探索其多样化选择的过程。移动和改变构图的不仅是摄影师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摄影师捕捉的特定瞬间也会对最终画面产生巨大影响。
每帧画面中的姿势和表情都可能不同,而正是这些细微的改变可能会给一张照片的成败带来巨大影响。摄影师屈膝,变换拍摄角度,改变前景事物与背景及水平线的相对关系,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。“构图之舞”就是关于摄影技术的调整。正是不同光圈、景深的细微差别,摄影师才最终获得了令自己满意的照片。然而,适当的模糊感、定格主体的快门速度,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。
不要放弃奇迹出现的机会。
一切都是如此微妙,“构图之舞”就是一场方寸间的舞蹈。
你可以通过取景器或显示屏,查看轻微的移动对最终构图所造成的巨大影响。这一点很重要,相机位置仅稍作改变,但画面效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。
完全进入摄影状态时,拍摄过程就好比音乐家编排音符来激发听众的情绪,或是设计师用色彩和构图来激发观众的视觉感受。于我个人而言,如果非得说在取景时自己做了什么,我会说,我在通过安排这些视觉元素来构成我的照片,以达到最大的视觉冲击力。
随着经验的积累,摄影师养成了不断查看显示屏的习惯,来观察画面中线条与形状的布局、前景与背景元素的关系及比例等。
就无数令人震撼的影像而言,画面元素的完美配合是其共通点,你可以尽全力选择合适的曝光模式、最佳的光线条件、最好的机位及最合适的镜头,然后在决定性的那个瞬间按下快门。
大量拍摄有助于你掌握、提升拍摄技术,从而使你专注于摄影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:观察并捕捉那些引人注目、意义深刻或个性十足的影像,去传递和表达那些你认为美好的、重要的、有趣的、悲伤的东西,或者只是单纯值得记录的一切。
在创作过程中,摄影师应将拍摄行为、观察方式,与思考拍摄什么、如何拍摄、何时拍摄等过程融合起来。而处理构图的过程就是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关注世界,最终促使我们离开令人依赖的舒适区。

不凡与平凡的影像间,差距可能微不足道。虽区别甚小,却至关重要。当我在一个地方拍摄时,我会进行非常细微的移动,甚至可能只是鼻子、眼睛和背景窗户之间的细微变化,但我乐于建立这之间的变化关系。—亨利·卡蒂埃 -布列松

当乔治·布什(George Bush)一家走上中央舞台时,气球将会从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最高处升起。通常在拍摄前观察时,摄影师要做好万全准备,眼睛盯着显示屏,不断移动、调整,等待最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,当然这还需要足够的耐心。

图文摘自

点击中国摄影出版社天猫旗舰店购书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